先進的生產設備、齊全的分析測試儀器、優秀的人員素質,確保了公司產品的高質量,而不斷的創新研究開發和完善的售后服務,使公司在行業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。
我們還將繼續努力,不斷滿足您對產品的各項要求。希望能夠與新老客戶攜手并進,共創輝煌的明天。
固定電話:0772-3732831 0772-3732916
銷售部: 18777206672 邱經理
售后工程電話 :13978007408 潘經理
總部: 13977211872 韋總
地址:柳州市西鵝鄉長龍村18-1號
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運輸安全管理
時間:2015-08-31 | 瀏覽量:2091
1.裝卸前的準備工作
①操作人員應根據所裝氣體的性質穿戴防護用品,必要時需戴好防毒面具;裝卸大型氣瓶或氣瓶集裝格,在起重機下操作時必須帶好安全帽。
②裝運大型氣瓶(如液氯、致冷劑等鋼瓶),車上必須配備牢固的防止鋼瓶滾動的緊固設備,如插樁、墊木、緊繩器等。
③裝運氧氣、液氯等氧化性強的氣體,應認真檢查車輛貨廂是否清潔,必須保證貨廂內無油脂及含有油脂的殘留物,如油棉紗團等,包括操作人員的工作服、手套也不得沾有油脂。
④裝卸易燃、易爆氣體應遠離熱源、火源,如鍋爐房或明火場等。
⑤裝運各種液化氣體的受壓罐車,必須檢查管道接頭、儀表、泄壓閥等安全裝置的良好情況,并接通導除靜電的裝置。
2.運輸注意事項
①夏季運輸除另有限運規定外,當罐內液溫達到40℃時,還必須有遮陽或罐體用冷水噴淋降溫等設施,防止曝曬。
②運輸大型氣瓶,行車途中應盡量避免緊急制動,防止氣瓶的巨大慣性沖出車廂平臺而造成事故。一般氣瓶在運輸途中轉彎時,車輛應減速,以防止急轉彎或車速過快時,所裝氣瓶會因離心力作用而被拋出車廂外。尤其是市區運輸沒有二道防震橡皮圈的氣瓶更應注意轉彎時的車速。
3.裝卸操作要求
①操作人員必須檢查氣瓶安全性。操作時,嚴格遵守操作規程;裝卸時,必須輕裝輕卸,嚴禁拋、滑或猛力撞擊。
②徒手操作搬運氣瓶,不準脫手滾瓶,脫手傳接。裝車時,要注意保護氣瓶頭閥,防止撞壞。氣瓶一般應橫向放置平穩,妥善固定,氣瓶頭部應朝向一方,最上一層不準超過欄板高度。小型貨車裝運氣瓶,其車廂寬度不及氣瓶高度時,氣瓶可縱向擺放,但氣瓶頭部應緊靠前車廂欄板,不得豎裝。
③可以豎裝的氣瓶,如低溫液化氣體的杜瓦瓶,大型液化石油氣鋼瓶,必須采取有效的捆扎措施。
④徒手操作卸車時,要在落地點墊上鉛墊或橡皮墊或其他襯墊物,應以瓶底落地。車上車下裝卸操作人員要密切配合,不準將氣瓶從車上任意溜放卸車。裝卸操作時,不要把氣瓶閥門對準人身并注意防止氣瓶安全帽跌落。
⑤易燃氣體除非助燃性的不燃氣體、易燃液體、易燃固體、堿性腐蝕品,其他腐蝕品外,不得與其他危險貨物配載。
不燃氣體除爆炸品,酸性腐蝕品外,可以與其他危險貨物配載。
助燃氣體(如空氣、氧氣及具有氧化性的有毒氣體)不得與易燃、易爆物品及酸性腐蝕品配載。
有毒氣體不得與易燃、易爆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腐蝕物品配載,同是有毒氣體的液氯、液氨亦不得配載。
4.液化氣體汽車、罐車的裝卸作業必須遵守的規定
①罐車應按指定位置停車,用手閘制動,并熄滅發動機。停車有滑動可能時,車輪應加固定塊。
②作業現場嚴禁煙火,并不得使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。
③作業前應接好安全地線。管道和管接頭連接必須牢靠,并應排盡空氣。
④罐車的裝卸作業人員應相對穩定,并經培訓和考試合格。裝卸作業時,操作人員和罐車押運員均不得離開現場。在正常裝卸時,不得隨意起動車輛。
⑤新罐車或檢修后,首次充裝的罐車,充裝前應作抽真空或充氮置換處理,嚴禁直接充裝。真空度應不低于650mm汞柱,或罐內氣體含氧量不大于3%。
⑥罐車的充裝量不得超過設計所允許的最大充裝量。充裝時須用地磅、液面計、流量計或其他計量器進行計量,嚴禁超裝。充裝完畢,必須復檢重量或液位。如有超裝,須立即處理。
⑦罐車充裝應認真填寫充裝記錄,其內容包括:罐車使用單位、車型、車號、充裝介質、充裝日期、實際充裝量及充裝者、復檢者和押運員的簽名。
⑧罐車到廠(站)后,應及時往貯罐灌液。同定式罐車不得兼作貯罐用。一般情況不得從罐車直接向鋼瓶灌液;如臨時確需從罐車直接灌瓶,現場必須符合安全防火、滅火要求,并有相應的安全措施,還應預先取得當地公安消防部門的同意。
⑨禁止采用蒸氣直接注入罐車罐內升壓,或直接加熱罐車罐體的方法卸液。
⑩罐車卸液后,罐內應留有0.5 kg/cm2以上的剩余壓力。
⑩凡出現下述情況,罐車必須立即停止裝卸作業,并作妥善處理:雷擊天氣;附近發生火災;檢測出液化氣體泄漏;液壓異常;其他的不安全因素。
5.滅火方法與撒漏處理
①滅火方法
遇有火情應迅速撲救。首先應將未著火的氣瓶迅速移至安全地帶;對著火的氣瓶應用大量霧狀水澆在氣瓶上,使其冷卻。在火勢尚未擴大時,可用二氧化碳、干粉、泡沫等滅火器進行撲救。
②撒漏處理
發現氣瓶漏氣時,應迅速將氣瓶移至安全場所,并根據氣體性質做好相應的人身防護。人站在上風處向氣瓶傾潑冷水,使之降低溫度,然后再將閥門旋緊。大部分有毒氣體能溶解于水,在緊急情況時,可用浸過清水的濕毛巾捂住口鼻進行操作。若再不能制止,可將氣瓶推入水中并及時通知有關生產單位進行搶修處理。